虽然北京奥运会已经结束两个多月,但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的剧目《福娃》仍在各地火热上演。公司总经理王颖回忆说,“2006年,我们得到北京奥组委的授权使用‘福娃’形象排演儿童剧,当时公司内部还有不同声音,认为题材时效性太强,投入大,演出时间短,不见得能有收益。实际上,当剧目自2006年8月首演后,我们就不停地接到各地来的订单,不得不连排多个班底,还通过版权输出方式增加演出,满足需要。截至今年10月,《福娃》累计演出580场,实现收入600多万元。《福娃》还将继续演出,围绕这一剧目的多样化开发和经营将进一步深入。”
北京儿艺为何能将原本受时效性限制的剧目变成可创造持久收益的文艺产品?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对文化资源进行综合性开发,打造儿童文化产业链。
作为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第一个突破口,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1月16日挂牌成立。改制后的北京儿艺凭借新体制的优势,完成了运作机制转换,推动了内容产品生产,整合了外部资源,激活了内部潜力,使北京儿艺充满了新的活力。
“改制5年来,我们依靠在剧目生产、市场运作和用人机制方面的创新,把‘短线’变成‘长线’,形成儿童文化产业链,在创作儿童剧精品和多元化经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北京儿艺实现了两大飞跃:从演出场次看,改制前的2003年是100场,2008年1月至9月,演出场次为453场;从总收入看,2003年是77万元,2008年1月至9月,总收入达到5270.99万元,其中,演出收入3380.21万元。”王颖说。
为实现规模效益,北京儿艺采用了国际上成功文化企业、特别是内容生产企业的先进运作模式,积极开展版权输出和连锁经营。
“版权输出是版权交易的一种。具体做法就是我们将拥有知识产权的剧目同兄弟院团进行合作,我们提供剧本、舞美设计和服装设计图样,并对剧目排演和演出环节进行控制。双方在合作中均有收益。”王颖介绍说。比如,《福娃》通过版权输出方式,同西安、云南和浙江等地兄弟院团合作,使演出场次大幅度提高。在北京儿艺今年前三季度完成的演出场次中,有80%来自《福娃》,通过版权输出方式进行演出的3家兄弟院团的演出场次占到了1/3。
同时,北京儿艺自2006年开始探索连锁经营模式在文化演出行业的运作,在云南昆明建立了第一个儿童剧基地。2007年,在运作剧目《安徒生》时,提出了“全国儿童剧联盟”的概念,为连锁经营进行前期筹备;2008年,同无锡广电集团联手,建立“星辰儿童梦剧场”,使连锁经营步入实施阶段。目前正和5个省市的儿童剧团探讨合作,将扩大跨省区横向联合发展,推动行业内部资源重组与整合。
中国木偶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同样尝到了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链的甜头,将“小木偶”做成了“大产业”。
“自2006年9月改制后,我们根据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要求,确定了企业战略目标:建设以木偶演出为中心的中国室内大型儿童主题乐园,从单一的木偶演出向儿童娱乐业发展,形成木偶演出、动漫、图书、网络、食品、玩具一体化的儿童文化产业链,打造北京儿童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司董事长赵永庄说。
按照这一思路,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大力拓展木偶文化产业链,形成了多个经济增长点。一是在原创剧上下功夫。由公司投资600万元,历时20个月自主创排的大型原创奇幻剧《猴王》的第一部《少年孙悟空》,已于今年4月25日首演。该剧在传承木偶艺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综合运用声、光、电、气雾、水幕、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整合歌舞、杂技、武术等各类艺术精粹,带给观众震撼、新奇和欢乐。从4月30日到9月30日共演出83场,收入338万元,平均每场4万余元,最高单场收入达到11余万元。
二是改造木偶城堡,打造品牌形象。公司投资1200万元对木偶剧院进行了结构加固,将废弃的空调机房改为儿童游乐场“木偶新天地”,安装夜间灯光系统,增添花果山水吧,凸显儿童文化项目特色。同时改造了花果山主题剧场、小铃铛剧场和酷宝宝剧场,3个剧场既可以演出木偶戏还可以放映电影。崭新的木偶城堡已成为北京朝阳区的一处标志性建筑。
三是开发课本木偶剧和双语木偶剧。公司创作了20余部课本木偶剧,每周演出10场,每6周换3部新戏,已演出的剧目有《小红帽》、《东郭先生》、《兔子和狼》等。这些新颖的演出形式,既传承木偶艺术又结合书本教学,深受家长和孩子的欢迎。
四是木偶戏全国巡演取得良好效益。在做好北京演出经营的同时,公司坚持进行木偶戏全国巡演,演出足迹遍布20多个城市,2年达到431场,演出收入438万元。
五是引进品牌打造儿童文化产业基地。公司引进知名教育机构、儿童摄影机构、儿童餐饮公司等,投入1300余万元共同完善木偶剧院设施,形成了观看演出、吃、玩、学、乐一体化儿童文化产业基地。
六是进行后产品开发,延伸经营产业链。“酷宝宝”、“猴王”等系列后产品,得到了观众认可并产生可喜的经济效益。目前正委托厂家继续开发“智能猴王”系列产品。
把演艺市场做成产业链,使小剧种走向大剧场,把小剧院建成大阵地,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北京市文化设施运营中心占木偶公司49%股份,改制当年就获得分红632万元,这是自1955年木偶剧院建团以来国有资产首次实现分红。”赵永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