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企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11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处处闪耀着科技创新火花

  11月初在上海开幕的2008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创下了该展会有史以来展览面积、境外组团参展比例和参展企业质量等多项纪录。此前,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工博会筹办时曾遭遇过一些中外企业退展、缩减参展面积的冲击,但当这个已办了10届的我国著名国际工业品牌展拉开帷幕时,参展情况令人十分欣慰。

抓住机遇

  记者在工博会的7个专业展馆和多个主题论坛上,目睹我国企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结出的累累硕果,倾听企业和专家应对挑战的肺腑之言,最突出的印象是,面对不利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国工业企业挺起了钢铁脊梁。记者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挑战和机遇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当务之急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提升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争取在下一轮竞争中脱颖而出。

  商务部部长助理鲁建华在工博会第五届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坛上说,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企业、政府和行业组织共同努力,特别是政府部门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商务部正在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已完成了汽车以及关键零部件、磷肥、电子、纺织、发电设备等重点产业的竞争力评价工作。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长朱焘在工博会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与装备制造业”主题论坛上说,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间还有一个中国设计,要继续解放思想,真正做到“高度重视工业设计”,提高装备制造业的设计水平,“先进制造”加“工业设计”加“品牌”,才能打造出“世界级制造”产业。

  上海商业投资集团董事长施雷说,危机给科技行业带来了很大的机会,一个高科技企业如果把科研和市场都做好了,何惧国际金融危机。工博会上,上海商业投资集团旗下高科技企业推出了受市场欢迎的一批高科技项目,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基带处理芯片及整套开发系统、火车提速仍能实现信息畅通的GSM—R手持台、车载模块等。

缩小差距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向来是工博会的“重中之重”,这届工博会更吹响了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的“集结号”。在重大技术装备展区,到处是让人震撼的“大家伙”,“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展区出现最多的一个词。

  贵州平水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自走式新型采棉机颇受人关注,这种国产采棉机今年已在新疆投入使用,打破了之前世界上只有两家国外公司能生产采棉机的局面;

  国际市场上占75%份额的振华港机带来了起重量世界第一的7500T全回转自航浮吊机,这是我国重大装备领域又一自主创新成果······

  处处闪耀着科技创新火花的工博会是我国装备制造业30年迅猛发展的缩影。记者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企业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注重消化吸收世界先进技术,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用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代价基本实现了装备制造工业技术的现代化。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市场上主导产品的技术来源中,国内占比从上世纪80年代的24.5%上升到现在的60%,汽车工业、机床工业在世界的排名分别从1978年的第18位和12位双双提升至2007年的第3位,对世界新增产量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8.44%和13.95%,发电设备年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50%左右,对全球发电设备净增量的贡献率在50%以上。

  我们能否在全球经济遭遇寒冬时尽力缩小差距?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文虎说,在金融危机和环境问题面前,装备制造业要在下一轮发展中,以科技创新模式和较高的环境友好水平探索新的发展空间,在延续成功经验的同时,必须有再出发的思考。

  创新可以是追踪、了解和学习竞争对手,进而满足客户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更可以是致力于创造新的市场需求,领先行业、制订标准、占领新兴市场。这就是工博会令人目不暇接的展示给企业带来的新思考。文/本报记者 沈则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