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区是全国文明城市厦门市的核心城区,经济发达、文化活跃、生活安康、社会和谐。
有三组数据表明思明区的和谐度。
文明是根。思明区全区有8万多名志愿者,参与文明交通劝导、文化市场巡查和社区治安巡逻。
平安是福。2008年上半年,国家城调队调查结果显示,思明区群众对治安状况满意率为97%,对党委政府抓社会治安工作的满意率为98%,群众的安全感为97.75%。
快乐是家。思明区节庆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和大型广场文化活动蓬勃发展,打造了思明文化品牌。每年的夏季周末广场文化活动就达150多场,全区有舞蹈队、合唱团、腰鼓队100多支。
努力提高城区品位
在海峡西岸最大的国际商务中心区————厦门观音山国际营运中心,不仅有充满现代气息的商务大厦,而且有自然风光优美的海滨旅游商业街。蓝天、碧海、阳光、沙滩以及丰富的闽南民俗文化活动,成为投资者的创业乐园和海内外游客旅游休闲的宝地。
思明区结合全年重大节日和二十四节气,把观音山打造成“中国民俗活动基地”。今年以来,成功举办了元宵、立夏、端午民俗礼仪活动,“中秋月·海峡情文艺晚会”以及全国沙滩排球锦标赛、国际风筝节、沙滩文化节等国际性、全国性赛事和活动。
观音山海滨旅游商业街今年5月1日正式开街。只用不到半年的时间,观音山国际营运中心在海内外就有了较高的知名度,促进了商业街人气的聚集,形成了浓厚的商业氛围。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思明区推进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更是提高城区品位的成功抓手。中山路步行街、古城东路闽台特色食品街、禾祥西路现代品牌街、厦门电子数码街等特色商业街成为人们的好去处。思明区区长张灿民说,这些有品位、有品牌、有特色的商业街,促进了思明区服务业裂变式发展,“商务楼宇经济”、“水岸餐饮经济”、“商圈夜市经济”得到迅速壮大,形成了3个大商圈、9个小商圈、10条特色街。思明区将精心打造海峡西岸重要的消费购物中心、商务营运中心、游客集散中心。
思明区把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致力发展高端商业、高端旅游业、软件开发、中介服务、服务外包、文化创意、营运中心、品牌会展、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区域经济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世界500强企业和一些国内知名企业的营运中心纷纷入驻。2007年,68幢投入使用的商务楼宇入驻企业3684家,有8幢商务楼宇入驻企业的纳税额超亿元。
思明区注重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思明区有着丰富的海域和山体资源,努力为市民提供更多更方便的休闲场所。5年来,思明区累计投入2300万元,建设了约20公里长的登山步游道,逐步配套完善设施;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对5个山地公园分别确立了不同的主题,努力建成各具特色的山地公园;全面推广新型夜景照明工程,主要商业街区、繁华地段全部实施了夜景照明,亮化美化了城区;积极探索推行垂直绿化工程,促进家园美化。通过推动文明创建活动以及加大城区建设力度,该区人居环境不断美化,城区品位进一步提升。
优美的城区需要优雅的文明人。2003年以来,思明区紧紧围绕创建文明城区工作目标,不断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思明区积极参与、推动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探索市容管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创造“辖区管理理念和24小时工作理念”,发挥了综合执法队伍的作用。2005年和2008年为厦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示范,被厦门市委、市政府授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重大突出贡献单位”。2006年,思明区以最高分荣获“福建省文明城区”称号。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厦门市文安小学四年级1班的郭惠很快乐。几年前父母从漳州龙海县农村来到厦门卖菜,小郭惠就走进了这所位于老城区、以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要对象的公办学校。不仅借读费、杂费全免,郭惠还从“红领巾爱心超市”里免费选了不少课外读物、铅笔盒等学习用品和鞋子。
“这里条件很好,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关心我,我很喜欢这里,学习也不错。”郭惠对记者说。
老家在泉州安溪的厦门松柏中学初二学生郭妍,则对“爱心网校”印象深刻。郭妍说:父亲在内蒙古自治区打工,母亲在厦门开了家小茶叶店,课余生活比较单调。学校“爱心网吧”的开设,不仅让她免费学到了FLASH制作,还可以上网查学习资料。
思明区10个街道和11所学校共建了爱心网校,网校既为困难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免费提供上网学习机会,又杜绝了社会不良网吧和网站的影响。
外来务工子女思明区有1.7万人,不仅可以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接受同样的教育,还减免借读费和杂费。思明区将其视为“厦门人”,思明区目前有58万户籍人口和30多万外来人口,在教育、社区服务等方面实行同等管理同等服务。近年,区里拿出近1/3的可支配财力加大教育事业投资,改善公办和民办学校的办学条件。制定落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贫困人群助学等各项政策,构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思明区先后开办多种医疗保险,使老百姓受益的险种从养老、失业、工伤3种增加到7种。今年启动了“五险合一”工程,增加了社会保障卡制作、医疗保险困难补助等诸多服务项目。
“爱心联动”系列品牌活动的开展,是思明区近年来具体实践和谐城区建设的一例。思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颜智伟介绍,“爱心超市”获得第三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和福建省首届“八闽慈善奖”,“爱心网校”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思明区实施安康计划,设立安康基金,组建区安康服务中心、街道安康服务站和社区安康服务网点,积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有序推进,“安康计划”荣获全国社区服务优秀项目奖。通过开展对低保户及低保边缘户的摸底调查,区里建立低收入人群数据库,并常态性开展扶助。今年针对物价上涨,及时为9320个低保户免费发放粮油、办理务工人员出行公交打折卡,保障了低收入人员的权益。
思明区委书记郑云峰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要更多地考虑民生投入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让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作为城区,在经济发展中要体现又好又快,在社会建设、民生保障中,为基层群众解忧排难的具体问题上更要做好服务工作,体现又好又快。”
近年来,思明区在突出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着力加强社会保障,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思明区完善就业平台建设,不断扩大就业规模。在街道和社区分别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劳动保障工作站”,建立了就业三级信息网和区人力资源网等信息网络平台以及远程视频招聘系统,实现了就业工作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网上咨询、网上求职和网上招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认真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同时制定出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社保补差、社区劳动组织工资性补贴、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立业补贴等政策。2006年出台的低保户就业实行工作补贴的创新政策得到了国家、省、市劳动保障部门的肯定和推广。5年来,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目标均全面超额完成,基本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思明区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区长张灿民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环境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注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人口的关系,坚持走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经济发展之路。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科技、高效益、低污染、低能耗的高端制造业,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光电、生物新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思明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5家,其中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有31家,一批本地骨干名牌企业迅猛发展,一批优质企业陆续涌现。思明光电基地已成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五大基地之一。
科学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更需要长效的制度支撑。思明区注重完善有关政策措施,认真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探索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建设生态型城区和节约型社会。几年来,思明区先后开展了鼓浪屿循环经济全国试点项目,完成多个循环经济项目,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环岛路、东坪山等重点区域内的餐饮店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龙头社区、瑞景社区及莲花五村社区分别被评为全国首批绿色社区和省级绿色社区;积极推行“绿色行政”工作,率先在福建省行政机关导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ISO9000标准认证体系。2007年被福建省列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思明区委、区政府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呼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全面推进全国强区建设奠定了厚实的物质基础、扎实的社会基础和坚实的制度基础。
思明区委书记郑云峰指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在致力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民生、服务民心,重视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努力让广大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改善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在厦门这座风景宜人的花园城市,我们不仅感受到了现代化港口风景旅游城市的灿烂与辉煌,更感受到了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们心中涌动的暖流。本报记者 殷陆君 通讯员 林其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