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在新加坡留学的梁旭鸣来到厦门火炬高新区创业。他发现这里的服务无微不至,创业服务的软硬环境总体水平很高。梁旭鸣创业以来,获得了100多万元的政府创业资金扶持,加上好政策,他创办的厦门思根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出全球首创的手机名片识别系统。
梁旭鸣的经历,在厦门火炬高新区创业的许多人都曾有过。
在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我们看到这样一句标语:“一切以企业为中心”。这体现的是管委会对企业服务的承诺。
一切为企业着想,充分“放水养鱼”,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通过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以加快产业升级、提高创新能力为主线开展各项工作,火炬高新区营造出一片适宜创新的沃土。
“高效、便捷、创新,着力打造一个服务最佳、收费最少、审批最简、环境最美、法制最好、投资活跃的体制创新先行区,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区域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兼任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的厦门市副市长叶重耕说。
优化管理规范服务
打造服务型政府,让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强化孵化功能,成为厦门火炬高新区建立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追求和信念。厦门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鼓励留学人员来厦创业工作规定》,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鼓励设立研发机构的暂行规定》、《鼓励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暂行办法》、《鼓励发展名牌产品暂行办法》和《鼓励专利申请和专利实施的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鼓励园区企业科技创新和创业。
打造服务型政府,强化创新管理的职能,让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是厦门火炬高新区建立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理念。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以“精简、高效、高端”的服务管理理念,致力于打造服务企业的平台,为园区1570多家企业提供服务。通过招聘人员设立若干企业化运作的单位,例如创业中心、招商服务中心等,让专业的人和部门做专业的事,达到优化管理的效果。
记者在高新区伟业楼周围看到,出了大楼,左边有邮政代办点,右边有食堂、公寓、健身房等,完整而便捷,不出园区,几乎可以解决所有的生活问题。厦门火炬高新区基础配套设施投资总额累计达60亿元,各项软硬服务管理日益规范化、专业化。
培育良好创业环境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游文昌说:“这些只是高新区‘大服务’意识外在的表现。高新区的管理,说到底就是为企业服务好,企业发展好了就是高新区的成绩。”
服务的规范化是重要的环节。厦门中光照明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强说:“在高新区,感觉到办事规范,有活力,有效率,让人放心舒心。”厦门高新区建立健全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相关制度,推进“一站式”服务和并联审批模式,推进高效型管委会建设。着力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无偿提供立项申报、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一站式”服务,还提供投资咨询、技术转让、资产评估、信息服务、法律服务、外贸代理、培训教育、人才交流等各种特色中介服务,并在知识产权、技术创新、项目申报、研究开发和技术中心设立、品牌建设、风险投入、资金担保、改制上市以及企业人员的生活服务等方面给予专项扶持。
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的孙大海博士经过多年的孵化器管理实践,结合美国硅谷和中国国情提出“激情孵化梦想,创新成就未来,智慧孕育财富,诚信缔造伟业”的创业文化口号,并在工作中不断诠释其中的内涵。
厦门华联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说,这个口号已经成为许多科技创业人员深刻体会的经营哲学,较好地担当了园区企业“加速器、激发器”的角色。创业中要注意的核心事项就是“激情要保持、创新是关键、问题靠智慧、时时讲诚信”。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能够激发内心的创业激情,提高我们的创业动力,加速创业进程。
华联公司是厦门光电照明产业的先行者。领头企业自身的高速发展,加上高新区适宜的成长环境,使光电显示企业数量和质量都迅速攀升。如今厦门火炬高新区的光电显示产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07年入选国家50个产业集群试点名单,这是全国惟一的光电显示产业集群试点。
为高新技术人才提供服务,孵化服务是基础,平台搭建是核心。厦门火炬高新区的孵化功能已从基础性的服务向“专业服务”和“细分深层次服务”转变,从孵化企业向孵化产业转变。厦门火炬高新区作为厦门最大的创新平台和科技高地,已建成国家级孵化器2家,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1家,国家大学科技园1家,专业孵化器3家,综合孵化器4家,形成了以厦门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厦门软件园、火炬东部孵化园等孵化器集群,总孵化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孵化多元,各显所长,整个高新区组成一个庞大的创新孵化网络。
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在孵”企业有500多家,在光电、电力电器、电子信息等产业领域形成明显的产业孵化效应,拥有全国首批39位“中国火炬创业导师”中的4位,占全国总数的1/10强,8家企业被评为全国“最具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强”。
高起点打造创新载体,大手笔推动平台建设。厦门火炬高新区高度重视平台建设,围绕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建设产业基地,在厦门市委、市政府大力扶持下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投资建设技术检测认证中心、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夯实研发实力,搭建支撑支柱产业持续发展的技术平台。目前开发区拥有1家全国产业集群试点单位,2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4家博士后工作站,4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8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
集约型持续快速发展
1992年至2007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工业总产值从1.46亿元增加到816.97亿元,增长558倍以上;出口创汇从140万美元增加到62.86亿美元,增长了4489倍。2001年,厦门高新火炬开发区在全国54个高新区中率先突破每平方公里百亿元产值。
目前,这里以占厦门市不到3%的工业能耗、0.4%的土地面积,实现厦门市30%的工业总产值,成为开发面积最小、单位产出最高的国家级高新区。
在麦克奥迪公司,一个人只需要8平方米工作区、一台电脑,就可以创造出每年100万到200万元的“绿色产值”。
厦门火炬高新区从一开始就确定了“高技术、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的思路。无论是发展相对慢的时期还是飞速发展的时候,这个原则没有变,进入园区的门槛没有降低。近两年来有10多个投资总额近15亿元的项目因产业方向、能耗等方面达不到规划要求而被婉拒。
厦门火炬高新区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爱惜环境如命、珍惜土地如金、怜惜资源如银”,始终坚持土地集约开发、资源循环利用的开发建设宗旨。在规划时,摸清企业“最低限度用地”需求、土地投资强度、土地容积率、建筑容积率、单位面积产值等集约性指标。在招商时,严把“两高两低”环保关,严格按照资金密度、建筑面积集约度、高科技含量、自主知识产权投入、土地产出率等多种内涵性经济指标来引进高质量投资项目。孙大海告诉记者,这是由厦门的自身特点决定的。一方面,厦门人居环境优美,是一座得天独厚的花园城市,必须发展环保型产业;另一方面,厦门面积小、资源少,只有发展高端产业才能形成较强竞争力。
这一点已成为企业的上下共识。企业在高新区发展,想出了很多集约用地的好法子。有的高管办公区挤在两层车间的夹层里;有的把闲置的房间变成会议室;还有的采用分时段用餐,两家大企业共用一个食堂。集约用地成了厦门火炬高新区的另一张“名片”。
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厦门火炬高新区目前已形成了电子信息、光电、电力电器三大支柱和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精密机械等特色产业群。
由于大企业、大项目的带动,配套企业纷纷入园,形成“凹地集群”效应,产业集群的优势已经形成。园区初步构建了相对完整的横向成群、纵向成链的产业集群。
这与厦门火炬高新区始终立足产业链招商、科学招商分不开。招商重点放在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上,加强对龙头项目、重点项目的引进,优先选择符合高层次要求且在产业链形成中具有一定分量的龙头企业,尤其是需要产业配套的项目,聚集企业集群,尽量把关联度高的项目集中在一起,从项目筛选上首先营造完善的产业链环境。厦门火炬高新区以有形之手,协助企业找准龙头企业、配套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点与合作点,助推企业共发展。
2007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建成区每平方公里面积的工业产值和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89亿元和50亿元,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仅为0.03吨标煤。高新技术企业创造的工业产值和增加值均占全区95%以上。
今年1—10月,厦门高新区经济运行良好,完成生产总值164亿元,同比增长32%;完成工业总产值786亿元,同比增长18%;出口额68亿元,同比增长40%。累计新增企业261家,企业总数达到1576家。
厦门市市长刘赐贵说,火炬高新区始终有一股热情、有一股干劲、有不断创新的动力。外资企业到这里投资,就是因为厦门火炬高新区在开放中求自主,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和谐,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大到强,成为厦门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强大引擎,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成为我国高新区健康快速发展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