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11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镇西递村农民查春九:小小门票折射生活巨变

我的亲历

  人物介绍 查春九,65岁,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镇西递村人,1986年开始带领村民开发西递古民居旅游,1994年成立了西递旅游服务公司并兼任副经理,1998年退休后担任西递旅游服务公司顾问。

  上世纪80年代初,清华大学的一位教师来到我们西递村做农村调查。在她的建议下,我们在村口搭了一个小棚,挂起了“西递旅游接待点”的牌子,重点开发古祠堂旅游。

  1986年开始,西递的旅游业开始焕发出生机,游客的人数逐步增加。村里开始着手整治村容村貌,将村里三条脏乱的小溪进行了治理,同时利用村里石灰厂的收益修复了不少古建筑并整修了村中的道路。这时我们西递有了第一张门票,那是在香烟盒的背面写上“两角”后盖上一个村委会的公章,就像食堂里的饭票一样。

  为了保护环境,西递村又将村集体经济重要来源石灰厂关闭,禁止村民在旅游线路两侧的山上砍柴,恢复西递村的植被。1988年,西递村第一次提高了门票的价格,由0.2元提高到了0.5元。

  1991年,村里开始将牌楼拍成图片印制成黑白底色纪念门票,1993年将门票底色改为彩色然后盖上税务局章,变为由税务局监制的彩色纪念门票。当年,西递村的门票收入达到了47万元,超过了西递村农副业的总产值。

  1994年,西递村成立了西递旅游服务公司,我们开始印制画册、制作导游图、挑选好的图片到客源地去宣传西递。当年,西递村的门票收入达到了68万元。到1998年,西递村的门票收入达到了293万元。

  2000年11月,西递村作为皖南古村落代表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获得世界文化遗产这一品牌后,我们西递人更加爱护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陆续投入500多万元用于西递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和完善了“抛绣球”、编草鞋等民俗展示活动,民间旅游产品不断丰富。2002年5月开始使用税务局监制、邮政局印制的邮资明信片门票,村里将景点图片印制成明信片,并附上古村落景点线路图。

  2002年6月18日,西递村民召开遗产保护承诺大会,承诺自觉保护文化遗产。从那以后,每年的6月18日就成了村里的文化遗产保护日。

  2005年11月,西递景区的门票由55元/人提高到了80元/人,当年景区的旅游收入近1800万元。如今,西递有了电子语音导游服务,门票也已更新为带有条形码的邮资电子门票了。 (本报记者 白海星、通讯员 李 洪  田海英整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