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10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苏省海门市三星镇林西村党支部书记熊其仁:
村里做起了跨国生意

  人物介绍 熊其仁,江苏省海门市三星镇林西村党支部书记。改革开放30年间,熊其仁见证了林西村从闭塞落后的穷村落到做起了跨国生意的巨变。

  我们林西村地处江苏省海门市的西北部,人均8分地不到。改革开放前,农民就会种田,辛苦一年,农民只能维持温饱。

  1978年改革开放,村里大批能工巧匠和善于经营的人放开手脚投身纺织加工业。村里90%以上的家庭都建起了家庭小作坊,几部缝纫机,一大堆布料,自己裁剪,自己设计,人手不够时再招些外来工帮忙。后来乡里交易市场也放开了,村民们可以将自家生产的家纺产品、原辅材料摆到市场交易。一年下来,村民收入开始大幅度增长。

  上世纪90年代初,村民开始走出家门,把目光盯上了大中城市,通过商店代销、租赁柜台等方式,成功地将村里的家纺产品打进了上海、北京、沈阳等30多个城市。后来,村民郁建祥看到国内的家纺市场日趋饱和,他第一个走出了国门,到国外做起了家纺产品贸易。虽然创业很艰辛,但郁建祥还是挺过来了。1993年,郁建祥在国外成功开办了奥珍绣品有限公司,后来贸易越做越顺,他在10多个国家都办了公司。

  在郁建祥的带动下,到上世纪末,我们村已有300多个农民加入到了跨国经营行列,在10多个国家办起了180多家公司。随着资本的积累,他们的生意也越做越大,经营领域也从单纯的家纺产品贸易拓展到家用电器、瓷器、不锈钢等商品销售。这两年,还陆续有人去尝试餐饮、旅游等项目的开发呢。在国外设公司,家里办工厂,我们村做起了跨国生意。

  现在,这条跨国经营生产链也成了村民的增收链,开在家门口的工厂吸收的都是当地村民,他们还可以把材料领到家里灵活加工,种田和加工制造两不误。 (本报记者谢文哲、通讯员俞新美整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