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庆森 许凌 李国章)站在李志远家院子里翘首远望,四周山坡上一条条带子田里全都是树。阵阵山风中,满山的杏树、山桃、杨树和刺槐掀起层层绿浪。在老李屋里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地挂着由中央绿化委员会、共青团中央、国家林业局、中国残联等单位颁发的各类奖状,奖状装在擦得干干净净的玻璃镜框里,足足有30多张,“这些都是我20多年来植树造林得下的。”
老李家在彭阳县草庙乡何沟村,对于记者的到访,李志远很是高兴,他蹒跚着从院里杏树上摘下几个青杏塞到我们手里,笑着说:“这两株山杏是我10年前栽的,原先果实小、产量低,去年我给它们嫁接上了新品种,今年结的杏子就大多了。”今年54岁的李志远双腿有伤,但是他坚持植树造林25年,成为远近闻名的绿化模范。当记者问起李志远这些年种树的经历时,老李说:“再苦再累也值!”
1980年,26岁的李志远在帮助乡亲修窑时不幸遇到塌方,双腿骨折,在炕上一躺就是3年。就在这时,收音机里传来了中央关于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和张海迪的事迹,心灰意冷的李志远豁然开朗,面对家乡一眼望不到头的荒山,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一个个山头绿起来。于是,他开始了植树造林。上山时双腿使不上劲儿,就把工具拴在身后,用双手撑着身子,一点一点往前爬;挖树坑时,也只能靠着手劲,用铁锹一点一点抠。后来,李志远的伤腿病情有所好转,他找人打了副拐杖,一大早就架着双拐上山植树,困了靠在田埂上睡一会儿,饿了就着水吃口干粮,太阳落山才拖着疲惫的身子慢慢挪回家。造林的树苗全是他自费购买的,买不起的就直接把杏核种下去。就这样冬夏平整林地,挖坑蓄水,春秋种树,李志远一干就是25年。“对面山坡上的树是我十几年前栽的,现在已经成材了。”老李说。
近些年,彭阳县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李志远的干劲更大了,他不仅在荒山上种树,还义务帮其他村民在退耕地里种树,让近7000亩荒山换上了绿装。“这些年一共栽了多少树?”记者问道,“有40多万株吧!”老李满脸自豪地说。
李志远种树,一种就是25年,而25.3万彭阳人改善生态环境的奋斗,也整整持续了25年。彭阳县位于宁夏东南部,属黄土高原干旱丘陵沟壑残塬区,土地总面积约25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10万亩,农业人口23.3万人。
1983年建县时,彭阳县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占到92%,而森林覆盖率只有3%。这种状况导致土地资源的严重退化,干旱、冰雹、霜冻、大风、扬尘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十年九灾、十灾九旱、旱涝交替、年年抗灾”,极大地影响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建县之初,彭阳县委、县政府就认准了一个道理,“彭阳贫困的根子在山、潜力在林、希望在林,突破口也在林”,要改变全县的落后面貌,必须先改变恶劣的生态环境。在实践中,他们逐步形成了“生态立县”的工作思路,以小流域为单元,大规模开展林业建设,改山治水,治穷致富。
固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文英告诉记者,在生态建设中,彭阳县的干部始终冲在最前面。每年春秋两季,干部都要拿出一周时间,白天上山植树造林,晚上再加班处理公务。20多年来这一做法从未间断过。经过多年努力,彭阳县各级干部对阳洼、黑窑滩、大沟湾、栖凤山等地成功地进行了综合治理,完成义务植树点28处,栽植山杏、山桃、刺槐等树木409万余株,7万余亩。
记者在阳洼流域生态建设示范区看到,远处的群山已被一片绿色覆盖,近处的刺槐、山桃也吐出了绿芽。山腰被一条条绿色的“腰带”环绕起来,山顶上种满了各类灌木,又像是给山戴上了一顶顶帽子。彭阳县退耕还林还草办公室副主任许畴介绍说,这一条条绿色的“腰带”,是彭阳人运用“88542”旱作整地技术所取得的成果。“88542”,是指在等高线上先挖出宽80厘米、深80厘米的槽,用挖出的土筑成高50厘米、顶宽40厘米的田埂,然后用熟土回填种树,田面的宽度保持在2米。用这种方法整地造林,尽管增加了难度,但是能最大限度地拦截地表径流,保持土壤水分,有效提高了林木成活率。经过全县干部群众25年的不懈努力,彭阳县林地保存面积已增加到192.4万亩,其中退耕还林75.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4%;累计治理小流域90多条,治理程度从11.1%增加到70%。
彭阳的树多了,山绿了,绿色产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了。县委书记张佑昌介绍说,近年来,彭阳县着力培育了以柠条饲料加工为代表的致富型草畜业和以山杏、山桃为代表的特色种植业。县内两家果品加工企业,设计年产量达10500吨,已开发出了精杏脯、果丹皮、五香杏仁等10多种产品,远销到20多个大中城市。县里还组织农民在林区放养“朝那鸡”,截至2007年饲养量已达65万只,有力地带动了农民增收。
在刘文英的手机里,储存着好几首彭阳人歌颂家乡变化的歌曲。其中一首这样唱道:“桃花杏花满山坡,林草铺地绿满山,这是我可爱的家乡,这方热土与我情深谊长。”彭阳人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更富”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