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7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甘泉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甘泉县素称“美水之乡”,历史悠久,资源丰富,210国道、西延铁路纵贯全县南北,黄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是通往革命圣地延安的南大门。而且,甘泉县还拥有众多的特色产品,除了豆腐、豆腐干、放心菜、美水系列酒外,还有新兴的劳山鸡蛋系列产品以及蜚声中外、漂洋过海的红小豆等众多名优系列特产。

  俗话说,“天下黄河富宁夏、千里洛河富甘泉”。肥沃的10万亩川台地为甘泉菜畜产业提供了可为的舞台。通过多年发展,该县按照“建沼、养畜、促菜”的生产模式,日光温室大棚累计达到10646棚,蔬菜产量7万吨,产值达到7000万元,农民仅蔬菜一项收入就占到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5.9万头,鸡饲养量达到115万只,建成沼气池4524口。

  同时,甘泉县还不断健全蔬菜销售体系。甘泉县不仅成立了蔬菜营销公司,在蔬菜生产重点村还成立了菜农协会,共发展蔬菜营销客户32个,在榆林、铜川、西安、甘肃西峰及周边县区建立了稳固的销售市场。

  甘泉城南五公里处有座美水泉,“美水”酿美食。随着经济的发展,“美水之乡”先后衍生出了美水系列酒、豆制品、刺榆米酒、劳山山养鸡蛋等特色食品,部分名优特产品由地处一隅的偏僻小城开始走进古都西安、首都北京等地。

  历届甘泉县委、县政府无不对特色产业倾注了心血。甘泉县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先后出台诸多相关优惠政策,着力解决特色产品企业在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同时,逐步消除阻碍特色产品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深入到企业、深入到基层开展服务。在这样的环境下,甘泉县特色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焕发出勃勃生机。甘泉红小豆获得国家原产地认证、豆腐干入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棚蔬菜荣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等等。 

  在发展特色经济的同时,甘泉县还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使他们在教育、医疗、就业等多方面得到有力的保障,从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文/本报记者 刘晓辰 通讯员 薛 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