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收藏与拍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7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场分析
赏石进拍场的意义
初志英

  自古以来,在中国文人和收藏家的视野里,奇石的美学特征让人神往,折射出璀璨的东方哲学理念。中国的赏石文化源远流长,明清两代赏石文化发展到了全盛时期,《园治》、《群芳谱》、《闲情偶记》等许多著作都对赏石进行了详细论述,这时期提出的“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赏石意境,至今都是“小中见大”的典范。

  赏石收藏历来是民间收藏的一大主项,拥有广泛的爱好者和忠实群体。但在拍卖场上,却一直处于一种边缘地位,与民间轰轰烈烈的收藏状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因此,赏石也一直被视为“草根”藏品,民间交易频仍,拍卖场上鲜见,偶尔传出某某奇石卖出了几十万上百万的高价,也一直被认为是有价无市,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同的市场价位。

  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结束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中,推出了“道法自然:翦淞阁重要赏石收藏”专场,结果不仅高比例成交,还拍出了赏石的天价。14件赏石拍品成交了13件,最高成交价的“元·玉山璞·黑灵壁石”为384.75万元,成交价超过百万元的有5件。无论是整场还是个别拍品,都创下了中国艺术品自有赏石拍卖以来的最高成交纪录,也创下了单件观赏石的最高成交纪录。

  嘉德四季14期的拍卖场上也出现了一批观赏石拍品,虽然只有20件,但成交18件,最高成交价44800元。此场拍卖单品成交价虽然不如苏富比的那么令人咂舌,但笔者认为更具有参照性。一方面说明观赏石在国内拍卖市场还缺乏高端收藏家参与,另一方面也说明观赏石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拍卖公司通过这样的尝试,不仅能给中国赏石找到自己的拍场地位,并确定一个可以广泛参照和认同的市场价位,也一定能促进观赏石产业和收藏群体的更大发展。

  图:清代灵壁石,嘉德四季14期以42560元成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