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5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海港如何拉动经济发展”系列报道⑥
南通港:江海联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本报记者 廖晓飞 顾 阳 谢文哲
  南通港是一个江海组合港口,其中长江沿岸8个港区,沿海2个港区,拥有各类生产性泊位87座。   资料图片

  南通,处于沿江沿海岸线的“T”型黄金交汇点,踞江海之汇,扼南北之喉,是江苏省惟一既临江又沿海的城市。

  1904年近代民族实业家张謇在天生港创办了大达轮步公司,建造了“通源”、“通靖”两座木质栈桥式千吨级小码头,成为南通最早的长江码头,也是今日南通港的前身。

  建港初期,南通港只是一个地方性小码头。到了上世纪70年代,南通港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港口建设。1984年,南通成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之所以能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得益于南通港的建设与发展。”南通大学沿海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管怀鎏教授说,从港口城市形成的历史来看,必须具备二个条件:一是良好的港口及岸线资源,二是广阔的腹地。这二者南通都已具备!

  “十五”、“十一五”期间,随着大吨位码头的建设与使用,南通港通航水平大幅提升。“从腹地条件来看,苏中苏北地区经济总量只占江苏全省GDP的三分之一左右,振兴苏中,发展苏北,为南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机遇。”管怀鎏说,2007年南通市实现GDP2111亿元,财政收入突破300亿元,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完全有能力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从一个地区性小港发展成为长江第二大港,如今的南通港已成为长三角及中上游地区进出口贸易的主枢纽港。近年来,南通市在大力建设深水海港的同时,提出了“以港兴城”、“开发沿江、江海联动”的战略,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抓住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机遇,倾力打造南通的核心竞争力。

沿江开发 江海联动

“黄金水道”向“黄金海岸”延伸

  谈到南通沿江岸线,南通市港务管理局局长施伯香自豪地归纳为“一大二通三宽四深五静六直七不淤”,即岸线直、水位深、泥沙不易淤积,江面宽,最宽处达10公里,这里四通八达,平日里风平浪静,是天然的深水良港。

  南通沿海资源也很丰富,拥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全市拥有可建5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海岸线40多公里。如东洋口海域黄沙洋水道和烂沙洋水道是江苏最大、全国少有的可建10万—20万吨级深水泊位的宝贵港槽,启东吕四港依托小庙泓水道,可建5万—10万吨级深水泊位。但是长期以来,南通沿江的港区发展不很成熟,沿海港一直发展缓慢。

  如何将富集的沿海资源转化成经济效益,成为一道紧迫课题。

  施伯香说,“港口经济永远是‘朝阳经济’,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集装箱运输使世界上主要的国际枢纽港建设向深水方向发展。港口功能多元化,发展信息化,这些都要求南通抓住机遇发展深水海港,以深水海港为‘龙头’组织现代物流。如果只在长江做文章,无法有效提升自己的能力与作用,也越来越远离国际运输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趋势。我们新开发的洋口港就要成为资源配置中心。” 

  “江海联动”战略的提出,大大提高了南通港的整体竞争力。江苏省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书记张玉华说,“长期以来,南通沿海港口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要使江海资源利用最大化、效益最大化,必须在实施沿江开发的同时,积极推进沿海开发,通过‘江海联动’,强化开发优势,形成综合效应。” 

  来到如东洋口港黄海大桥建设工地,我们看到一条长12.6公里的陆岛通道正在建设中。为了建主桥,在施工桥梁旁边搭了一座临时简易铁桥。桥墩就像一双双坚实的臂膀托住桥面,一直延伸到远方。正在开发中的洋口港区将是长江北翼最大的深水海港,拥有两条天然深水航道,三段深水海岸。江苏省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姚旭峰说,“洋口港的开发论证经历了10多年的讨论。航道及港池两侧有天然沙洲掩护,不用再修防波堤。航道自然水深即可满足通航要求,也不需挖土。”更为可贵的是在距深水区1公里处有一天然沙岛,约6平方公里,可以此为基础构筑人工岛,作港口仓储区,不需要再建跨海大桥,投资要省很多。

  洋口港区的产业定位为石化、能源、冶金产业和现代物流业。目前,早有大批项目看中了这里,纷纷落户洋口港。香港保华德祥建筑集团公司积极参与了洋口港基础设施开发;中石油集团、新加坡金鹰集团和江苏省国信集团共同参股投资了LNG接收站和LNG电厂项目,将在洋口港建设大型石油、化工产品物流基地,并规划建设炼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80亿元的风电一、二、三期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因为项目太多,洋口港区已经按照规划挑商选资,不符合条件的项目不让进。

  “江海联动”战略的实施,让南通港各港区的定位和功能进一步优化,产业体系既发挥各自优势,又利用配套延伸效应,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形成了沿江、沿海两大产业带的布局,明确了不同的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发展重点。未来南通市将在如何使产业相互协作转移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让江海港口的互补、联动效应加速形成。建成后的南通海港,将使长江的“黄金水道”向大海的“黄金海岸”延伸,形成江苏最大的出海入陆通道。

产业集聚 以港兴城

推动港区经济科学发展

  通过港口,南通与世界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我们这里是冲积平原,两头在外,没有任何制造资源,最大的资源就是港口,可以说‘港口’是南通市的生命线。”南通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吉平说,南通2.3%的港口面积创造了全市40.2%的GDP;南通工业总产值的40%、工业利税的50%来自港口经济。靠着地缘优势,南通从外“借”材料,以“项目带动、港城互动、综合开发、产业集聚”为核心,形成了修造船、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含生物医药)、现代纺织、电力能源、新材料、粮油加工、电子、造纸八大产业集群。

  在这八大产业中,船舶工业是南通沿江临港产业的重中之重。据悉,南通是全国重要的船舶工业基地,现有船舶制造、修理及其配套企业200多家,2007年该市造船完工量达到274万载重吨,占江苏全省的67%。到2010年,南通的船舶工业将力争“双千目标”,即造船能力达到1000万载重吨、年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届时,南通将有望成为亚洲一流的船舶修造基地之一。

  江苏熔盛重工集团正是南通发展船舶工业的一个缩影。如不是亲眼所见,怎么也不会相信,眼前这个现代化大型造船企业的所在地,5年前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江心芦苇滩。“2003年我们第一次来考察时,这里连条路都没有,退潮时就是一片滩涂,什么都没有。”江苏熔盛重工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陈强回忆道,尽管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看中的是这里的深水岸线,看中的是这里沿着长江、紧靠出海口的自然条件,以及离上海较近、可接受上海经济辐射的区位优势。

  2007年2月28日,江苏熔盛重工集团的首制船在这里成功交付下水,这艘名叫“金色斯戈娜”号75500吨冰区加强型散货船,见证了南通船舶工业的新跨越————自2005年10月末建厂打下第一根桩,到首制船交付,江苏熔盛重工集团仅用了28个月,创下了业界的“熔盛速度”。目前,江苏熔盛重工的船舶订单总量跻身世界50强,位居我国民营造船企业之首。

  不仅仅是船舶工业,在南通的发展时间表上,2010年这里将成为江苏省第二大化工产业基地,全国最发达的造纸产业基地之一,亚洲最大的粮油饲料加工基地之一,现代纺织服装、电子信息、轻工建材、电力能源和机械制造等优势特色产业进一步提升。目前,总投资25亿美元的王子制纸项目、投资30亿元的中远川崎造船二期扩建工程、投资21.58亿元的醋纤四期工程、投资24.4亿元的天生港电厂改扩建工程、投资40亿元的上海振华重型机械等一批特大型工业项目在沿江地区先后落户开工投产。

  产业的集中吸纳了大量人口要素和生产要素,给南通沿江、沿海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进一步改善了产业的发展环境,形成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互动效应。新兴滨江城镇渐次兴起,规划面积11.8平方公里的如港新城建设全面启动,海门滨江新城建设开始起步,开发区滨江新城完成初步规划;以海门三星叠石桥绣品市场、通州志浩家纺市场及中国南通家纺城为中心,逐渐形成了以市场为龙头、产业为主导的新兴市镇雏形;老县(市)城的拓展改造成效明显,沿江地区的长江镇、三星镇、悦来镇、久隆镇、和合镇和沿海的老坝港镇、洋口镇、海晏镇、东灶港镇、寅阳镇等重点中心镇快速发展。沿江、沿海城镇密集带的兴起,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一批农民集中居住点开工建设,“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取得重要进展。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南通港将来自外部的压力转化为动力,充分利用优越的港口资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一轮的沿江开发中引入生态发展理念,即沿江开发不仅是沿岸开发,更要注重纵深腹地开发,增强辐射带动效应;沿江开发不仅是工业开发,还要兼顾到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同步推进农村生态建设;沿江开发不是高物耗、高能耗、乱占滥用型开发,而是集约型、清洁型、高效型开发。

整合资源 抢抓机遇

助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未来,随着长江经济带的进一步开发、开放,以及南通港陆上腹地和海洋腹地的不断延伸、扩展,南通港将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长江绵延数千公里,沟通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及上海、重庆6省2市,整个流域工业基础雄厚,已形成钢铁、石化、汽车、电力“工业走廊”。沿江一些省份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方面也已形成了新兴产业技术优势。长江流域还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带和优质水产品产业带,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长江流域一、二产业的规模效益将越来越明显,规模化、集约化的运输需求将越来越强烈。

  在南通166公里长江岸线上,南通港共规划8大港区,目前已开发建设了7个港区,建成千吨级以上的码头泊位93座,其中包括长江港口中最为先进的散货作业系统、吨位最大的散货码头、面积最大的长江港池、规模最大的矿石中转基地、数量最多的大豆菜子进出口基地等,2006年南通港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大关,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亿吨大港之一。

  南通最大的优势在江海,最大的潜力在沿海,海港是南通的前景所在、前途所在。深知“沿海开发是助推南通跨越发展、实现全面腾飞的希望工程”,南通广大干部群众正努力提升南通作为港口城市、开放城市的功能,加快赢得江苏开放门户、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冀组合港、新欧亚大陆桥南桥头堡的地位。

  “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突出打造大港口,拓展发展新空间。”南通市港务管理局局长施伯香说,除了整治现有长江航道,让更多的10万吨级海轮直达南通江港,提升江港的吞吐能力外,还将加快洋口港、吕四港的开发,早日将它们建设成为集港、工、贸于一体的综合性深水海港。“我们的目标是把南通港建设成多功能、综合性的国家级主枢纽港。”

  记者在南通采访之际,正值总投资人民币64.5亿元、全长32.4公里的苏通长江公路大桥试通车。这个连接南通市与苏州市的长江公路大桥,拥有世界上最大跨径斜拉索,代表了目前最高造桥水平。让南通干部群众倍感振奋的是,随着大桥的通车,以前通过摆渡过江或者绕道江阴的方式将一去不复返,过江时间由原来的近一个小时缩短为10分钟。南通到上海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为2小时,使得长三角“三小时都市圈”进一步完善,倚赖这座大桥,上海、苏州、南通的“小金三角”格局正加速形成。

  苏通大桥只是南通跨过长江走出去的一个开始。据悉,规划中连接南通启东和上海崇明的崇启大桥、连接崇明和南通海门的崇海大桥以及已立项的沪通铁路,都已提上日程。另外,南通境内还在规划锡通大桥的建设。届时,南通将形成多种过江大通道的格局。

  “一个以水运为主导、公路为基础、空运相辅助,江海河贯通、水陆空配套的立体大交通正在形成。借助这些‘动脉’,南通正由交通末梢变为交通枢纽。”南通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吉平说,“南通不仅应成为江苏经济新的增长极和苏中苏北快速发展的传动器,更应在以上海为龙头、宁波和南通为两翼的长三角沿海地区发展新格局中有更大作为。”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