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人物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5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过去·现在·未来
锻造出美丽的画卷

  铁画是安徽芜湖著名传统工艺美术品,又名“铁花”,为明末清初安徽芜湖铁匠汤天池所创造,以后逐渐流传到北京和山东等地。

  清初,芜湖铁业十分兴盛,民谚有“铁到芜湖自成钢”的美誉。民间艺人汤天池将铁花和铁花灯的内容巧妙地嫁接到一起,先“冶之使薄,且缕析之,以意屈伸”,再经锤锻,最后便有了“山水花卉、各极其妙”的别具艺术风格的铁画。

  清初的铁画,有山水、人物、花鸟、树木等,“以锤代笔,以铁当墨”,热锻冷作,揉铁而成半浮雕的完整画面,成为能独立成画的艺术品。铁画区别于单枝铁花,因为铁花只是一枝枝的花,而不是一幅画;也区别于铁花灯上的铁花,因为那种铁花只是依附在其他器物上的装饰。铁画一出现,立即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豪家一笑倾金”,购作“斋璧雅玩”。

  解放前,民间艺人储炎庆拜师学习铁画。凭借多年的打铁经验,他较快地掌握了锻打、接火和叠形等铁工技法。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自己能独立锻制铁画。

  新中国成立后,芜湖市大力发掘民间工艺,经手工业部门多方调查,了解到储炎庆有打铁画的技艺,并且也是幸存的唯一的铁画艺人,但有20多年未操此业,储炎庆当时已年近花甲,技艺已荒疏,如不及时抢救,铁画技艺将濒临“人亡艺绝”的境地。为此,芜湖专门成立了储炎庆铁画创作小组,经过半年的试锻,一幅取材于白蛇传的“断桥相会”铁画诞生了。后来,以储炎庆为代表的铁画艺人们不仅掌握了绘画知识,还将绘艺与锻技融合,陆续制作出“关山雪霁”、“黄山莲花峰”、“松鹰”、“花蝶”、“牛郎织女笑开颜”等铁画,铁画声誉日隆。

  上个世纪50年代,巨幅铁画“迎客松”、“梅山水库”等问世,铁画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芜湖铁画在代代传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铁画艺人们借鉴国画和水墨画的章法布局,融民间剪纸、木刻、金银首饰制作等多种工艺技术于一炉。作品黑白分明,虚实相符,钢柔并济,乍看墨色淋漓,具有国画的神韵,细看飞点走线,锤痕斑斑,具有雕塑的立体美。

  芜湖铁画以其特有的魅力流传300多年而不衰,具有浓厚的民族艺术特色,被世人誉为“中华一绝”,于2005年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