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主要为宾馆酒店供应的小小的旅游牙膏,我们去年销售了7.5亿支。”拿着像小手指般大小的一支旅游牙膏,两面针(扬州)酒店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兰进脸上充满着自豪的表情。
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两面针)控股的两面针(扬州)酒店用品有限公司位于中国最大的酒店用品产业集聚地————杭集工业园,专业生产宾馆、酒店一次性牙膏、牙刷、香皂、洗发露、沐浴露及套装产品,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牙膏生产企业。其间,公司还研发多功能牙刷,创新无盖牙膏。预计2008年产销量可达8亿支,2010年突破10亿支。
除了扬州,两面针还挥师东部地区布下了另外两颗棋子:江苏盐城捷康三氯蔗糖制造有限公司和安徽两面针·芳草日化有限公司。
回过头来看,两面针的“东进”行动可以说迅速而有效:
2004年,扬州旅游用品生产基地动工,如今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旅游用品生产基地;
2005年,两面针收购安徽芳草牙膏,如今芳草牙膏及洗涤用品产品占有率逐年提高,并投资1.5亿元启动了蜀山经济开发区新基地的建设;
2007年,两面针正式入股盐城捷康三氯蔗糖公司,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捷康目前是中国最大的三氯蔗糖出口商,美国第二大三氯蔗糖供应商,占市场份额约4%,后期增长空间巨大。
坚持自主品牌
两面针“针”指东部,表现了其坚持发展自主品牌的信心。
董事长梁英奇表示,实业是两面针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资本市场是为实业服务的,两面针近年来融资就重点投入到了发展产业上。
梁英奇所言,体现了两面针的一贯追求:即坚持自主品牌,坚持实业强企的发展战略。从1978年第一支两面针药物牙膏研制成功,到2008年,“两面针”在国产牙膏阵地已经坚守30年。
上世纪90年代,外资品牌牙膏相继瞄准中国市场,营销渠道、销售网络迅速扩张,广告铺天盖地,给国产牙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长期保持较高盈利水平的“两面针”一度濒临亏损。
在企业最为困难的时期,为了迎接挑战,采取了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全面启动牙膏技改工程,大力引进一批熟知国际规范、掌握先进技术的国际化人才,建立业内惟一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大对药材功能、产品功效验证、新品开发等方面的科研投入力度,积极制定中药牙膏标准;通过股票上市扩大融资渠道;积极开发国际市场扩大出口等措施,扭转了竞争中的被动局面,实现了恢复发展。
布局日化产业
然而,企业管理层也意识到,由于牙膏作为普通大众消费品的局限性,市场容量有限,仅以一支牙膏做老本,很难与国外拥有系列日化产品、经济实力强大的日化企业抗衡。于是企业管理层开始思考围绕“两面针”这一中国名牌实现产品系列化及多元化的战略。
最初的行动是从柳州本地开始。两面针先后在柳州上了个人及家居护理用品、植物药、纸制品、酒店用品、竹木制品等的生产线。这一举措虽然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受地域的局限,品牌影响力小,发展进程缓慢,适应不了竞争形势的需求。于是,企业决策层把视野转向了柳州以外的东部地区。
从2004年开始,两面针向东部地区扩张,着力新布局旅游用品、洗涤用品和三氯蔗糖的生产基地。
“为什么要向东部地区扩张呢?这是公司周密研究后作出的决策。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消费能力强,成为国内外日化企业重点争夺的市场。另一方面,东部地区交通物流发达,产业配套齐全,有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因此,进军东部可以获得靠近市场及靠近配套的双重好处。”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吴志刚说。
“东进”的首个战略成果是使两面针形成了以柳州为主的牙膏等家居护理用品生产基地、以扬州为主的旅游用品生产基地、以盐城为主的三氯蔗糖生产基地、以合肥为主的洗涤用品生产基地的“四路出击”生产格局。此外,两面针公司医药产品生产基地、精细化工生产基地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建当中。
“以两面针品牌为依托,推进洗涤用品、酒店用品、精细化工及医药等产业的发展,加快并购扩张,用3到5年时间,构建一个年销售额达到80亿元到100亿元的企业集团。”梁英奇乐观地描绘了两面针未来的发展蓝图。 文/本报记者 童政 通讯员 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