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旅游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3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景区村民共享旅游发展成果
———峨眉山风景区实施“景乡一体化”纪实
本报记者 钟华林
  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党委书记马元祝(左二)与景区村民探讨致富之路。 刘 勇摄
峨眉雪芽采茶女。       刘 勇摄

61岁的江春全看起来很严肃,但说起这些年生活的变化,立马笑容满面。江春全是四川峨眉山景区黄湾乡黑水村村民。为什么高兴?听他一一道来———

  “我家祖祖辈辈都在峨眉山生活。如果没有10多年前开始的一场大整治,峨眉山就没有今天这么红火。我三个儿子可能还在打光棍。现在不同了,游客多了,岗位也多了,三个儿子都在景区开观光大巴,三个媳妇中有两个当导游。一家12口人,5个在景区上班,一年怎么也有10万元的收入。

  “三年后,我们一家收入可能还会翻番。因为景区实施‘景乡一体化’,帮我们改造老茶园,我和周边4户联合种了100亩优质高产有机茶,三年后亩平收入5000多,平均每户就是七八万元,甚至上十万元。”

  高兴的不只江春全,在峨眉山采访,说起生活的变化,许多人都有同样的感受。景区黄湾乡党委书记王宾告诉记者,景区村民生活的变化,来源于峨眉山管委会观念的变化,即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保护、景区经济效益与景区村民利益的关系,坚持“开发一方资源,带活一方经济,保护一方环境,富裕一方百姓”,通过实施景乡一体化,让景区村民共享旅游发展成果,既要兴景,也要富民。

既要兴景,也要富民

  1992年,时任峨眉山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的马元祝,出任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党委书记兼常务副主任,主持风景名胜区的全面工作。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岗位:景区内有17000多农民,还有驻山单位50余个。自1982年以来,针对景区乱搭乱建等现象,峨眉山已经整治多次,但整了又乱,乱了再整。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脏、乱、差问题?上任伊始,马元祝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他深入景区,与景区干部群众座谈,与景区村民座谈,又请来相关专家一起研究分析。摆在他面前的是这样一个情境:单说峨眉山景区,它就像一幅世界名画,然而镶嵌在名画周围的“镜框”却显粗糙。在峨眉山154平方公里的景区内居住着一个乡、16个村约1.7万名农民。这在全国国家级景区中极为少见。

  他们分析的症结是:此前虽然整治有力,但没有处理好“名画”与“镜框”的矛盾,没有很好地解决景区发展与景区村民的关系问题,景区发展考虑得多一些,景区农民生活考虑得少一些。针对这种情况,马元祝及景区管委会提出8个字:既要兴景,也要富民。

  工作仍然从整治入手,但理念不同,措施不同,操作不同,效果不同。在1993年的那一次大整治中,峨眉山管委会首先充分考虑景区村民的利益,他们率先取缔了自己在全景区内的经营网点,清理了与自己员工有关系的经营户,还顶着极大的压力,清理了一批景区外有职有权的部门和个人的经营网点。而与此同时,却承诺给核心景区的村民按规划建设摊点和经营门面。

  说起景区整治给村民在经营上带来的好处,黑水村戚大文感慨很多。整治前,他经营着一间百多平方米的小饭店,每天也就10来人就餐,一家勉强度日。整治过后,游客多了,景区管委会不与大家争利了,特别是以前政府权力部门经营的门面没有了,小饭店的生意越做越好,现在,小饭店已扩建成1800多平方米的星级饭店,平均每天接待客人200多人,收入成倍地增加。

  回顾起当初的整治,管委会党委书记马元祝同样颇多感慨。他说,那次整治,拆除了许多村民的建筑,但大家却配合很好,之后也没出现大的反弹,关键就在于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景区村民不富,峨眉山不富;景区村民不稳,峨眉山不稳。“景兴”与“民富”二者之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从“兴景富民”到“兴边富民”

  “我们村不靠旅游干线,很难与旅游业挂上钩,与其他村相比,不管是经济水平,还是居住环境,都落后很多,所以以前大家总流露着一股无所谓情绪,认为峨眉山旅游发展与自己没多大关系。”黑水村干部介绍说,“但自从前几年管委会开始实施‘兴边富民’政策后,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大家看到了希望。”黑水村的情况是景区边远山区的一个缩影。

  经过多年的努力,峨眉山旅游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游客的大幅度增长,核心景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与整个景区相比,依靠旅游致富的村民所占比例还不大,大部分分布在旅游冷线或较为边远的山区,难以享受到旅游发展带来的好处,生产生活条件依然比较困难。总结起来有“三难”:一是增收难。在这些村,许多村民主要依靠退耕还林的补助生活,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二是饮水难。山上大多数村民长期以来以喝雨水积下的“凼凼水”为生,十天不下雨,水就成问题;三是行路难。或者不通路,或者是机耕道,出产的农产品运不出去,需要的生活用品运不进来。

  为此,管委会提出“旅游反哺农业”的办法,实施“兴边富民”,让核心景区以外较边远的农民也富裕起来。

  怎么“兴”?管委会从改善景区农村基础设施状况入手,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从农民最关心、最容易见效、也最容易办到的事情抓起,集中有限的资金,加大对景区农村道路、人畜饮水、卫生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优先解决景区农民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子女入学难等问题。投入25万元修建了张坝大桥,解决了张坝村1470多名村民行路难和农用物资运输难的问题;投入100多万元,对泥巴路进行硬化;投入80多万元对乡卫生院实施全面改造,缓解了景区农民就医难的问题;投入1000多万元大力实施黄湾乡中心校改扩建,着力改善景区村民子女入学难问题;拨出300多万元解决了景区村民16个村、110个组、共16000多村民的饮水问题,使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8%以上。为感谢景区管委会解决饮水难问题,黑水村村民还自发地竖起一块石碑,上书“饮水思源”四个大字。

  管委会又以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为契机,切实加强景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变农村普遍存在的粪土乱堆、污水乱排、畜禽乱跑、柴草乱堆等现状。投入2000万元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禁止景区燃煤,全部改用电或液化气;投入近800万元完成了一座污水处理厂和景区5个污水处理站(点)建设,实现景区污水相对集中处理,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促进村容整洁,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环境。

  随着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景区边远农村面貌开始大为改观。

景乡一体,共同发展

  随着探索的深入,景区管委会对问题的思考也逐步加深。他们认为,如果说基础设施建设是在给边远山区“输血”,那么接下来管委会要考虑的是怎样使边远景区村民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如果说解决“三难”问题是一种帮助,那么如何形成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进而真正把景区建成富裕、文明、和谐的风景区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5年,马元祝提出了“景乡一体化”的全新理念,即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统筹景乡,走出景乡保护、管理、发展的一体化之路,增强景区的凝聚力、综合经济实力和带动力,进而促进景区和谐持久发展。“景乡一体化”是“兴景富民”、“兴边富民”的升华。这种升华体现在,同样是解决问题,但角度发生了变化,“兴景富民”是一种客观带动,“兴边富民”是主动支持,而“景乡一体”则是融成一体,边远山区不再是包袱。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管委会着手通过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和政策调整,促进景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实现景区与农村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上的互补、待遇上的基本一致,让景区的各个群体特别是村民享受到景区发展成果,使整个景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管委会大力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不断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和实用技术。手工艺品“峨眉灵猴”深受广大游客欢迎,管委会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免费对景区村民进行技术培训,提供生产原料,并指导景区村民生产加工“峨眉灵猴”系列旅游产品,合格产品则回收销售。木瓜村江学彬一家三口原先主要靠丈夫打工挣钱,生活艰难。自从学会做“峨眉灵猴”等纪念品后,现在她每个月的收入可达千元。在木瓜村,有很多妇女学会了这门技术,成为家庭增收的主力。

  退耕还林之后,农民依靠什么样的产业增收,是管委会重点思考的问题。通过反复研究,管委会把种植作为特色农业产业加以培育壮大,并拨出200万元作为专项资金,专用于扶持景区村民发展茶叶、天麻等特色种植业。峨眉山种茶历史悠久,但品种老化,产量很低。管委会免费从外地引进好品种、改造老茶园,扶持农民发展优质高档茶,并在较短时间里创立了获得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绿茶类和有机茶类两个特别金奖的“峨眉雪芽”品牌,使茶业正在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产业。据测算,三年后,景区农民仅依靠茶叶一项将增收上亿元。

  发展农业的同时,一项如何发掘当地独特文化、风俗等资源,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计划也正在谋划之中。这项计划将把峨眉山更多的乡村纳入旅游规划之中,经过几年的努力,也许将不再有核心与边远之分,不再有景区与村民之分。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