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两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3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代表委员手记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郑功成

  这是我第6年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今年的两会感觉很兴奋,为什么?因为大家更加关注民生,会场内外讨论的是民生,政策指向的也是民生。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人们之所以高度关注诸如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养老、医疗保障等民生问题,说明这些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它的满足程度与改善程度,直接决定着每个人的生活状态与生活质量,同时也揭示出人民的生活追求正在快速而全面地升级。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既客观反映了人们务实生活、持续向好的追求与心愿,也表明了国家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保障民生和持续不断地改善民生。

  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教育关系着社会公正和国家发展的未来,迫切需要向教育机会公平、资源配置均衡、教育质量优化的方向发展;就业关系着劳动者的收入及家庭生活状况,迫切需要向扩充就业、充分就业、稳定就业的方向发展;收入分配关系到国民财富分配的公正程度,迫切需要通过持续提高劳动者工资、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行业与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等措施来实现财富分配的规范、公正与共享;社会保障决定着国民的生活安全与未来预期,迫切需要迅速扩大覆盖面,促使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这四大民生问题是需要长期不懈做好的基本工作,应当摆到突出位置加以重视并切实保障其持续不断地获得改善。

  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今天的民生问题,能让我们保持发展中的理性;而从发展的视角来解决今天的民生问题,则可以实现让每一个人都能快乐地创造和生活。只有关注民生才能重视民生,只有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才能有效保障民生,只有在保障民生的基础上才能持续不断地改善民生。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共享繁荣的和谐局面终将形成。

  (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本报记者韩叙整理)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