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两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3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写
小小荷包看变化
本报记者 刘 亮

“家乡的变化就从这小荷包说起吧。”采访全国政协委员潘晓慧,她从送给记者的一只刺绣荷包谈起。

  “这种荷包是马尾绣手工艺品,以马尾做芯,采用古老的刺绣工艺经10多道工序制成,素有‘中国刺绣的活化石’之称。2006年,马尾绣被列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潘晓慧委员是贵州省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的副教授,她告诉记者,这样一个小荷包在旅游市场上值几十元钱。

  小荷包升值是由于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随着游客越来越多,小荷包逐渐成了紧俏的纪念品。”潘晓慧委员介绍,近年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依托境内丰富的山水资源、民族聚居村落大力发展观光旅游和民俗旅游,国内外游客不断增多。

  小荷包升值了,农民的“荷包”也因之充实起来。“农民在家门口发展旅游不误农活,积极性很高。全州涌现出几十个乡村旅游村寨,1400多个农家乐接待点,30多万农民因此脱贫。”潘晓慧委员高兴地说。

  黔南州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没有忽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潘晓慧委员自豪地告诉记者,目前黔南州森林覆盖率达46%,为保护境内的喀斯特岩溶分布区,去年还制定了《黔南州岩溶资源保护条例》。

  “今年北京将举办奥运会,你们的景区也一定会更加热闹吧?”记者问。“当然了,外国客人是来看奥运的,也是来看中国的,就让他们来领略我们的美丽吧!”说这话时,潘晓慧委员情不自禁地挥起手,身上漂亮的银饰哗啦啦一阵响。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