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两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3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好字优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武汉市委书记苗圩———

发挥比较优势 提升发展质量

  武汉有着自己的比较优势:科教人才众多,高校在校大学生多达104万,居全国第一;大企业大项目多,这里聚集了武钢、神龙等企业;商业区位重要、经济效益突出,武汉商联集团旗下的武汉广场连续六次蝉联单体经济效益全国第一。

  武汉市凭借这三大比较优势,通过错位发展、强势发展、优先发展,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乃至先发优势,形成了城市核心竞争力,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去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5.6%、26.2%、30.7%,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5%,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4.16%和4.0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6.2%、13.1%。同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增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5.1%,占全市GDP的比重较上年增加0.4个百分点;大企业大项目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055.18亿元,增长22.1%,利润235亿元,增长57%;服务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50.1%,金融、物流、软件等现代服务业飞速发展,占服务业比重达到46%。

  今后,我们还要在三个方面加大力度:以建立健全助推机制为重点,促进科教优势转化为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建立以企业牵头负责,联系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建立民营资本为主的种子基金、创业基金、风险基金等,帮助科技企业海内外上市融资;以增强服务和配套能力为重点,促进大项目大企业优势转化为规模经济优势。为重大项目建设和大企业发展做好服务,加大配套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力度,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着力延伸产业链,引导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建立产业配套关系,形成产业集群,加强重大项目的策划和引进;以拓展消费为重点,促进区位优势转化为服务业优势。加快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会展、信息服务以及软件业等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改善消费环境,拓展汽车、旅游休闲、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消费,着力培育农村消费市场。(本报记者 郑明桥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银川市市长王儒贵———

争当沿黄经济带的领跑者

  在宁夏,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等10个沿黄城市,以43%的面积创造了全自治区90%以上的GDP和财政收入。那么,在新一轮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框架中,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银川能否成为“沿黄经济带”的领跑者呢?

  要争当这个“领跑者”,银川需从三个方面加倍努力:第一,全方位地进行城市科学定位。首先是宏观上,要把银川建成区域经济社会活动的集聚增长中心、控制扩散中心和社会文化辐射中心;其次,围绕城市特色定位,把银川建设成为西北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第二,要大气魄地提升工业“增长极”。加快建设发展煤炭开采、火力发电、煤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4个核心产业,今年确保工业投入145亿元,力争打好重点工业项目的攻坚战,除尽快让马莲台电厂、灵武电厂、煤基甲醇、煤基烯烃、煤基二甲醚等一批电力和煤化工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外,还要安排专项资金重点培育“小巨人企业”,实施“铸龙”工程;要对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宁东能源重化工业基地、德胜工业园、望远工业园、灵武羊绒园等工业园区,进行“产业对接、功能互补、设施配套、分工协作、关联适度、链条完整”的科学规划,积极发挥各产业园区对资金、人才、信息、资源要素的“极化效应”;要对发酵及生物制药业、民族用品产业、机械和电器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羊绒加工业等产业发展,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引进世界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加快这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

  第三,要大跨度地发展“特色”农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依托银北广袤的平原和丰富的黄河自流灌溉资源,从今年起加大财政投资力度,主要用于扶持扩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规模、现代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及新型农民培训,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沿山沿河瓜果菜产业、城郊花卉产业、沿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沿山草畜产业等六大产业带。

  总之,有科学的城市定位做先导,重量级的工业做支撑,丰厚的现代农业做保证,银川成为“沿黄经济带”的领跑者将不是一句空话。  (本报记者 许 凌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汕头市市长蔡宗泽———

转变发展方式 增创特区优势

  汕头位于广东省东部,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也是全国著名的侨乡。经过30年的发展,综合实力迅速提升,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0.15亿元,增长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2.49亿元,增长21.7%。

  过去的一年,汕头经济发展呈现出“六个好”:一是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完成得好,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3920吨;二是自主创新能力好,新增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1件、国家出口免检产品2个、国家免检产品4个;三是民营企业发展好,全市新增3家民营上市公司;四是经济增长态势好,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工业用电量大幅增长,全市供售用电量首次突破100亿千瓦时;五是财政收入结构好,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明显提高;六是企业规范经营好,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0家。

  今后一段时期,汕头将着力抓好七项工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继续解放思想,增创特区新优势。二是优化结构,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培育引进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优势传统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扶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搞好工业园区二次开发,大力发展港口经济,重点是能源、石化、造船、物流等临港产业。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多予少取放活,推进新农村建设,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三是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名牌产品。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体系和服务体系,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用工等困难,争取到2010年新增15家民营上市公司。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五是推进节能减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产业,节约集约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丰收。六是加强环境建设,营造优质生产生活环境,使汕头成为区域“宜居”中心。七是着力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本报记者 李洽源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怀化市市长李亿龙———

坚持交通先行 带动区域发展

  在新一轮发展过程中,地处内陆山区、因铁路而兴的怀化市仍需坚持交通先行,把交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全力加以推进。

  交通先行顺应民意。要致富,先修路,是人民群众渴盼改善交通条件的朴素表达。由于历史原因,怀化交通建设任务还很艰巨。到“十五”期末,怀化市每百平方公里仅有公路34.6公里,等级公路仅占公路总里程的33.9%,乡镇通水泥(沥青)路率为56.6%,行政村公路通达率为78.3%,通畅率为18.8%,各项指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因为交通原因,造成很多地方发展滞后。因此可以说,加快公路交通建设,是形势所需,群众所呼,民心所向,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交通兴,百业活。怀化将着力构建内外畅通、便捷高效的立体交通网络。按照“提高等级、增强通达、完善路网、提升优势”的原则,突出建设重点。提升省际交通,巩固交通枢纽地位;建好干线公路,打造市域“两小时经济圈”;突出农村公路,确保通达、通畅;完善城区道路,改善城市交通;抓好站场建设,增强中转、分流功能。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要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和优质高效的服务机制。在交通项目立项、报批等环节,推行集中办理制、限时办结制,以提高办事效率。积极破解资金难题。“十一五”期间怀化交通投资将达到250亿元,其中今年为50亿元。要加大财政投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预算,尽最大努力落实配套资金。

  质量是交通建设的生命线。要切实加强工程监管,严把质量关。加强工程监理,对每一个项目都进行严格地监督,确保把每一项工程都建成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质工程、精品工程。同时认真抓好安全生产,确保工程建设期间不出任何安全事故。  (本报记者 刘 麟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昆明市市长张祖林———

加强基础建设 创造良好环境

  昆明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毗邻东南亚的地缘优势。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又好又快发展是昆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昆明将围绕水、电、路、桥、气、通讯等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打造昆明发展的硬环境。全面启动实施“一二三四五六”工程。其中:一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微循环道路改造、城市公共空间开辟、城乡公交一体化、昆明信息港开港等一年实现工程。二是“一湖三环”闭合、园区和县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等两年突破工程。三是主城区、环湖及29条入湖河道截污收集处理、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建设、市域环境生态系统建设等三年达标工程;四是主城和环湖轨道交通、“两环五射”高速公路、昆明新机场一期、牛栏江调水等四年基本投运工程。五是“城中村”重建、主城改造、县城建设、小城镇开发等五年提升工程。六是城市地铁、滇中城际轨道、滇池清淤、城市“四创两争”、滇池流域城乡一体化、滇中区域同城发展等六年基本实现工程。通过“一二三四五六”工程的实施带动,促进昆明经济发展提速,城市形象提升,重点行业突破,社会领域和谐,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主攻滇池治理和城市交通拥堵两大难点。滇池治理重点抓好“一湖三环”闭合、污水收集处理三年达标、入湖河道整治、外流域引水等工作。全力实施城市交通拥堵缓解工程,一手抓交通硬件建设,一手抓交通软件建设,多措并举,综合治理,用一年时间初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同时,抓住城乡建设和工业强市两个重点,发挥规划设计引领作用,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实施城中村五年重建工程,充分发挥园区载体功能,实现招商引资和工业发展新突破。

  用硬措施打造软环境。继续实施阳光政务工程,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时间压缩一半以上。实施清理整顿工程,坚决杜绝乱检查、乱罚款、乱摊派等行为。实行重大项目跟踪督办制,对重大项目的各种审批进行跟踪督办,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实施诚信建设工程,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各级各部门要做诚实守信的榜样。(本报记者 周 斌整理)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