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两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3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省长栗战书———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现代农业是趋势使然,发展必然;粮食安全是国之所依,民之所盼。长期以来,黑龙江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探索农业现代化路子的责任和使命。

  黑龙江土地连片,农场成群,机械力量雄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坚实的工作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有条件建成现代农业基地。

  一是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黑龙江省现有耕地面积1.76亿亩,占全国耕地的十分之一,农村人均耕地9.4亩,耕地总面积和人均占有量均居全国首位。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农村土地经营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二是有坚实的工作基础。经过多年的农业综合开发和农田水利建设,全省有旱涝保收农田3000多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达到700亿斤以上,商品率70%以上。全省目前大豆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水稻面积占全国粳稻面积的三分之一,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左右。全省大型拖拉机保有量居全国首位,田间综合机械化程度达81.2%。全省标准化生产面积已达1.5亿亩,粮食作物标准化率达到90%以上。  

  三是有农垦的辐射带动。垦区农业标准化、现代化水平较高,农机装备水平已跃居世界先进行列,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3%以上,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95%,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6个百分点。特别是高油高产大豆的单产达到185公斤,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近年来,通过推进场县合作共建,越来越多的县乡在农垦的示范带动下步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今后一个时期,黑龙江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加快推进“六化”建设,着力建设“四大基地”,向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

  推进“六化”建设,一要推进农田水利化。启动“两江一湖”灌区建设,狠抓病险水库消险加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十一五”期间新增节水灌溉和水田面积分别为1000万亩。二要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农机协会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今年实现平均每个乡镇有1个农机作业合作社的目标。进一步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今年选择部分县(市)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试点,示范带动全省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加快发展。三要推进农业标准化。坚持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科技综合实力,健全农业技术标准体系和检测检验体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力争全省实现全面积、全作物、全过程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四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坚持抓龙头、抓基地、抓联结,加快培育大型龙头企业集团,着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五要推进农业信息化。深入实施“金农”工程,加快信息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突出解决农业信息服务到村到户问题,不断扩大信息覆盖面。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提高信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六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创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全面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积极发挥农垦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加大场县合作共建的推进力度,不断拓宽共建领域,扩大共建规模,提升共建水平。

  通过推进“六化”,建成“四大基地”:一是优质粮食基地。走“优化结构、提高单产、降低成本、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路子,组织实施水稻、玉米、大豆、小麦、马铃薯五大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今年建设39个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同时,抓好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的争取和实施,力争到2010年,粮食总产再增加200亿斤,向国家提供商品粮600亿斤以上,为国家打造一个稳固、长久、可靠的“大粮仓”。二是绿色食品基地。突出抓好绿色食品总量扩张,强化全程监管,搞好品牌整合,大力开拓市场,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升级。三是农产品加工基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优势资源吸引省外和境外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化开发,加快培育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加快农产品生产大省向农产品加工大省跨越。“十一五”期末,全省农业基本形成现代产业化经营格局。四是畜产品基地。实施“主辅换位”战略,优化畜牧养殖结构,突出奶牛、生猪、肉牛三大主导品种,大力发展专业养殖大户、现代化饲养场和规范化饲养小区,推进畜牧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养殖业效益,加快粮食生产大省向畜牧大省跨越。  (本报记者 倪伟龄整理)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