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发集团地处长江三峡库区湖北省兴山县,是依托本地丰富的水能、磷矿资源发展起来的大型精细磷化工企业。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六偏磷酸钠生产企业、中国最大的精细磷产品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近100万吨,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兴发把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企业发展战略与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节能降耗减污为重点,形成了以“创新中循环,循环中增效”为主要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高效、节能、环保的发展道路。企业年产销规模、综合实力、出口创汇连续四年居全国同行业之首。
2007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54亿元,利税3.54亿元,出口创汇1.14亿美元。其中发展循环经济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达8000多万元。万元产值物耗、能耗、“三废”排放量分别下降10%、8%和60%,被湖北省确定为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变废为宝:物尽其用效益增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兴发集团董事长李国璋说:“在兴发,没有绝对的废物,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近年来,兴发集团先后投资2亿多元,对固废、废热、废水、废气等进行综合整治,转化为新的生产原料。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尾气综合利用率超过95%,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废热利用也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综合利用固废。兴发生产黄磷每年副产磷渣60多万吨,磷泥3万多吨;生产湿法磷酸每年副产30万吨磷石膏。过去兴发每年要拿出近300万元将其运输到指定固废场进行化学处理后填埋。近年来,兴发先后投资1500万元建成利用次磷酸钠残渣生产万吨级饲料钙生产线,不仅年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3500吨,而且年增效益450万元。在建成富磷泥烧制磷酸工业装置的基础上,投资600万元引进密闭氧化法处理1%以上含量的贫磷泥烧酸装置,并利用磷泥烧酸的残渣生产柑橘专用肥,不仅年增效益300多万元,而且从根本上消除了多年来磷泥堆积的环境风险;与葛洲坝集团合作,开工建设了水泥生产线,用磷渣生产水泥,一举解决了磷渣处理难题。
二是探索利用废热。2006年,兴发自主设计制作了我国第一套高传热效应的热管余热汽包工业装置,利用六偏装置尾气的废热自产蒸汽。目前,该装置已在集团全面推广应用。兴发还与云南化工研究院合作开发了热法磷酸装置热能利用项目。全部六偏、磷酸余热利用装置建成后,每年可减少燃煤消耗10万吨,减少用水2926万吨,节约成本3000多万元。
三是循环使用废水。兴发先后成功实施了白沙河、楚磷两大工业园区的水污染防治国债项目。兴发投资6000多万元对黄磷、五钠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和设备冷却水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累计改造地下管网2万余米,兴建污水循环池11个;同时对各厂区的含磷地表水进行收集处理,对工业污水和冷却水实施封闭循环利用。国家环保总局3年多来的在线监控表明,兴发基本实现了工业废水的重复使用和污水的零排放,而且每年可节水800多万吨。
四是开发利用废气。兴发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新型硫化床锅炉替代链式锅炉,并不惜高价购进低硫煤,采取综合措施,使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削减65%左右;将黄磷尾气回收生产煤气和用作五钠、六偏等产品生产的动力燃料,回收次磷酸钠尾气磷化氢制取磷酸,尾气回收率已超过95%。
技术创新:既节能又环保
新技术的不断运用,传统生产技术的改进,内部物料循环的成功对接,为兴发集团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收到了节能和环保共赢的良好效果。 一是不断引进前沿技术,加快完善产业链。按照“大力开发精细磷产品,配套发展专用肥和饲料钙”的产品路线,兴发瞄准世界磷化工前沿技术,切实加大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力度。兴发重金聘请上海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制定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指明了方向。兴发出资500多万元聘请中蓝连海设计院等科研单位对磷矿开采进行科学规划,优化并落实矿山开采设计方案,使资源综合回采率达75.5%,企业磷矿资源开采水平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列;引进以色列、南非的先进选矿技术,加快大型选矿及配套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使磷矿资源利用品位从现在的26%以上降低到18%。
二是大力改进传统技术,加快产业升级换代。长期以来矿山企业“采富弃贫”、加工企业“嫌贫爱富”,导致资源回采率和资源利用率低下。兴发则将高品位块矿用于生产高品质、高利润的精细磷产品,高品位粉矿及选矿后的磷精矿用于湿法磷酸精制再生产精细磷化工产品,其他则用于生产磷复肥、饲料钙和湿法磷酸,坚持分类使用资源使兴发的磷矿资源利用率比国内行业平均水平高出10%以上。针对工业级产品比重过大的情况,兴发加大技改力度,将工业级产品改成食品级产品,产品利润大幅提升。
三是积极寻求物料循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兴发利用不同产品间的共生耦合关系,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形成了各个主导产品环环相扣、环环生金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一方面,将产业链上游的废物或副产品转变为下游的原材料;另一方面,将产业链下游的废物或副产品通过加工转变为上游的原料。经过这样的循环,企业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文/本报记者 冯举高 魏劲松
通讯员 蔡君亭 吴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