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08年2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方百计为民生
———辽宁努力走向全面振兴系列报道之三

3版

  在辽宁采访,一谈起民生问题,辽宁的干部群众感慨颇多。

  “在民生问题上的决策效率之高,让我非常感慨!”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春英介绍说,“辽西北农村饮水困难。2007年4月,省委、省政府领导先后去调研,随即启动了辽西北5市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到年底,826处水源井工程全部完工,33万农民喝上了自来水。”

  “这几年,省财政的钱主要都花在改善民生上,书记、省长找我要钱都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真金白银不断往外掏!”谈起民生支出大幅提高,省财政厅厅长邴志刚说,“2007年民生支出达450亿元,比上年增加49.5%,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25.5%。这还不包括正常的工资性支出。”

  “近几年,辽宁省委、省政府采取多方面措施,注重了老百姓的安居乐业,注重了全社会的和谐,这是老工业基地进入全面振兴阶段的一个最重要的体现,也是辽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前提。”辽宁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鸥对记者说。

  “一号工程”使百万人告别棚户区喜迁新居

  冬日午后,汽车驶入抚顺市新地号棚改社区,眼前呈现出这样的景象:一排排粉红色、粉蓝色的六层小楼,足有100多栋,映衬着艳阳蓝天,分外整洁美丽。

  敲开24号楼3层的一户人家,主人纪凤珍正打扫着55平方米的套间,实木地板、白色陶瓷洁具……昔日旧照片上所见的低矮破旧的棚户区,只能从社区支书张秋萍口中了解:新地号社区的前身是为矿工修建的简易工房,1.75平方公里年久失修的棚户里,住着超过1.1万的居民。锅台连着炕,冬天寒风从开裂的墙缝往里灌,夏天一下雨,地上流成河……

  在“煤都”抚顺,像纪凤珍一样的棚户区居民占了整个城市人口的六分之一,如今他们告别了棚户,圆了楼房梦。而在整个辽宁省,历时3年、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已经解决了42万户、143万人的住房困难,成为辽宁省在全面振兴进程中当之无愧的“一号民生工程”。

  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省份,辽宁的一些资源型城市在过去几十年中形成了特有的居住环境,即集中连片的棚户区,环境条件差,治理困难。2005年3月,辽宁省下发《全省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提出用两到三年基本完成848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任务,使百万人的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以此为发端,辽宁各级党政领导层层落实,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棚改速度”。在抚顺,创造了40天拆迁40万平方米的奇迹,而棚户区居民都在当年回迁了新居,超出动迁面积的部分,每平方米只需拿出600元。

  住进新楼不是棚户区改造的终点。在抚顺、本溪、营口等地的棚户区,有着70%的低保户或低保边缘户,50%的下岗失业人员。据测算,“上楼”后每年每户的生活成本将上升1000多元。如何让人们“住得稳”,是另一个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为了让棚户区居民住得稳、住得好,辽宁省推出了扶贫帮困10项举措。除了采取社会救助、自助式小区管理、用棚改新区经营用房补贴特困家庭等办法外,从就业这个民生之本做起,通过建设就业基地、组织就业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想方设法安置棚户区居民就业。通过棚户区改造,辽宁省有80%的下岗失业居民实现了再就业。

  在新地号社区,记者参观了“妇女再就业培训基地”,这里陈列着各种手工缝制的精美礼品,有精美的壁挂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都是社区妇女闲暇时间的作品,通过与外面工厂签约,将全部出口。社区已建立了3家类似的“无围墙工厂”,帮助周边困难家庭改善了生活。

  2007年底,历时3年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告一段落,基本完成了1万平方米以上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的改造任务,解决了1512万平方米低矮破旧的棚户区,建起了2400万平方米的新楼房,143万人喜迁新居。

就业援助点亮万家灯火

  在抚顺市技师学院,学员尤非的一篇作文打动了记者。

  “我是一名来自零就业家庭的孩子,爸爸妈妈很早就下岗了。我中学毕业后,不得不四处打工赚钱。我做过邮递员,做过服务员,那时我步入人生的低谷。我的理想该怎么实现呢?想到这里,我的心里撕心裂肺般的痛。政府启动了普惠制职业培训,我可以免费接受培训,掌握一技之长,这真是喜从天降。就在我刚入学不久,社区为我妈妈安排了工作。慢慢地我将长大,也许我将成为一位出色的工程造价员,也许我也会用我的努力,创造出一片我自己的天地……”

  这篇文字饱含辛酸,又满怀希望,道出了辽宁老工业基地再就业的沉重历史课题,也道出了辽宁省委、省政府为破解难题作出的努力。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辽宁省出现了大规模的结构性失业,国企下岗职工总量一度占到了全国的十分之一。2001年开始,国务院决定在辽宁率先进行完善城镇社保体系试点,之后的三年,辽宁共有179万国企下岗职工完成了向失业的“并轨”,彻底与原企业脱离了关系。这些失业人员中,相当一部分年纪偏大,技能单一,再就业十分困难。2005年初的全省入户调查发现,仅一个家庭中全部无业的“零就业家庭”就达到了14.3万户。

  面对此情况,辽宁省委、省政府启动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程。这项工作的扎实开展,惠及千家万户。

  辽宁省副省长鲁昕介绍,为了解决“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辽宁3年迈出了三大步:2005年,确保有就业需求的“零就业家庭”全部实现至少1人就业;2006年,开始建立“零就业家庭”援助的长效机制,并向社会承诺,20日之内为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提供一个合适的岗位;2007年开始,提出在确保一人就业的基础上,力争实现“双就业”。

  近年来辽宁经济的较快发展为扩大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与时同时,各级政府千方百计开发岗位,促进就业。首先,通过购买公益性就业岗位,安排“零就业家庭”和困难群体就业。2005年至今,全省已开发出38.8万个公益性岗位。二是通过清理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人员,腾出了一批岗位。三是通过棚户区改造腾出的土地,开发出了一批岗位。此外,还通过发展多种就业形式、建立再就业基地、加大劳务输出等,拓展就业渠道,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

  在此过程中,有一项工作被省劳动保障厅副厅长徐大庆称为“善莫大焉”,这就是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的特困家庭子女免费技能培训工作。从2005年开始,对尤非这样散落在社会的4000多名“零就业家庭”子女提供了2年至3年的免费技能培训,每个孩子每年都得到了3870元的补助。现在,第一批毕业生已经全部走上了就业岗位。这项工作有效地解决了贫困和失业的代际转移问题,“零就业家庭”由此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3年来,辽宁省已经帮助18.7万户“零就业家庭”的22.6万人实现了就业,建立了就业援助的长效机制,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辽宁省的经验被劳动保障部向全国推广。徐大庆自豪地告诉记者,截至2007年底,辽宁省历史遗留的就业问题全部宣告解决,179万并轨职工都获得了安置。由于实施了实名制动态管理,对这179万人中的每一个,他们都做到了生活状况清、就业去向清、援助对象清。

  “辽宁省的就业形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徐大庆说,“过去我们一度面临下岗人员再就业、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三峰叠加’的严峻形势,现在失业的高峰已经过去,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已由2002年的6.5%降至现在的4.4%。”

社保体系让阳光普照

  午饭后,沈阳市81岁的景淑珍奶奶在家里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里的戏曲节目。老人独居,无儿无女,前不久还生病住了回医院。可景奶奶没什么后顾之忧,因为在三八南社区,她享受着居家养老待遇,每天早上8点半,社区公益人员韩淑琴就会准时过来帮她买菜做饭、收拾屋子。由于能享受4000元的医疗救助,上次住院的费用已经报销了一大部分。

  不惟景奶奶这样的孤寡老人,辽宁城乡的困难群体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社会保障体系的温暖阳光。如今,辽宁省已经全面完成了国家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任务,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并不断扩大试点成果。

  多年的试点“试”出了多少亮点?不少干部都能扳着指头数出一大串。张春英副主任记得最清楚的,是辽宁在全国首次建立了城市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2005年底我们向省领导汇报,说低保问题解决得很好,但发现一个新问题:有人仅因10元钱之差达不到低保线。但是纳入和不纳入低保,从社会各方面得到的关注和救助截然不同。赶上孩子上学、冬季采暖,他们的日子过得比低保户还要困难。省领导立即指示我们深入调研,拿出解决方案:差10元钱的人怎么办?差50元钱的又怎么办?方案出来后不到一个月就获通过,辽宁省庞大的低保边缘户群体,从此得到了相应的生活保障。”

  几年来,辽宁省社保试点工作中一步一个脚印,探索出了一条又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

  ———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险体系。以民营企业职工、自由职业者、农民工、被征地农民、“4050”人员为重点,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强化了对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

  ————完善了以社会保险费征收为主、财政补助为辅、企业自筹和社会支持的筹资体系。监管法人依法缴费,养老保险缴费率由77%提高到93%,由此年均增收45亿元,累计征缴社会保险费1257.6亿元,保证了383万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

  ———巩固了养老保险做实个人账户试点成果,5年累计做实个人账户370.5亿元,积累企业年金65亿元。

  ———落实了养老金提标政策。连续3年提高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标准,与2002年相比,人均增加养老金3460元,并将69万困难企业职工、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纳入了医保体系。

  在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工作重点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资金进一步向民生领域投放,为百姓创造更多的福祉,这是近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一直坚持的工作目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