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2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表叔走上致富路
本报记者 梁 婧

  年初四一大早,记者跟着父亲去远房表叔家走亲戚。表叔家在占道村,属于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村子很小,即使是在山西省地图上也很难找到相对应的标注。

  三年多没来,记者差点认不出了:村头的荒地被几排新建的红墙砖房替代,坑坑洼洼的泥泞土路也被平坦宽阔的柏油路替代,以往只能停在村头的车,现在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

  车子开到表叔家的小院里,正赶上表哥毛小出车回来,锃亮的东风大卡车旁边站着穿西服的毛小哥,特英俊。嫂子说:“俺们这里去太原市只要40多分钟,公交一天三趟哩。去年村里还通了网通电话,发个短信打个电话的,方便着呢。”正说着,嫂子的手机响了,“是正月十六的女子鼓乐大赛,迎泽区政府办的,开幕赛上俺们有节目”,嫂子乐呵呵地边解释边回短信。

  毛小哥是跑运输的,凭借靠近307国道的优势,5年前就跟村里很多人一样,靠信用社的农民低息贷款买了辆13吨的载重货车。“第二年家里就还完贷款了!”表叔搓搓手,眉梢透着喜劲儿,“前年,依靠跑车的积蓄又在村里盖了一排新院子。是典型的山西四合院落,一排正房,三间东房。现在家里过得踏踏实实,年初又买了一辆25吨的大车,一年下来,全家的收入将近10万元。”

  以前过年,表叔总是准备一些大烩菜。而今年,餐桌上的菜肴变成了鲈鱼、腰果等新鲜的外地菜。吃完饭的活动也不再是打麻将,而是开着自家的微型面包车去城里唱卡拉OK。从这些衣食住行的小事上,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了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积极发展副业所带来的可喜变化。

  表叔说,不光是自己家,这些年村里的人都依靠一些副业或者种大棚蔬菜发了家。记者了解到,为了方便这些运输户,迎泽区政府出钱、村民出力合修了通往村里的公路;村里给那些蔬菜种植户减免了部分水费;信用社更是给村民提供低息贷款。这些政策解决的都是农民的实际困难,真正做到了政策对路、实用有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