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多山而沿海,七山二水一分田。沿海地区的宁波、台州、温州等地经济发达,全省继2004年经济总量跃上万亿元大关之后,2005年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2006年又实现了人均GDP突破3万元大关,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已分别连续6年和22年保持省区第一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悄然转身”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浙江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这几年来同样呈现出快中见好的发展势头,经济增幅位居全省前列,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亮点。在浙西山区的衢州,近五年来生产总值排位从全省的第8位上升到第2位,人均生产总值增幅从全省的第7位上升到第2位,工业增加值增幅从全省第11位上升到第1位。在浙南山区的丽水,去年社会发展继续保持提升态势,与前年相比增长6.85%,增幅排全省11个市第6位。在海岛城市舟山,全市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连续3年位居浙江省第一。
最新的统计披露,2007年前三季度,舟山、衢州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6.5%和16%,均高于14.7%的全省平均增幅,居11个市的前两位;衢州、丽水、舟山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34.3%、33%和27.3%,均高于23.8%的全省平均增幅,分别居11个市的第一、二、四位;舟山、衢州限额以上投资分别增长24.2%和20.5%,均高于10.4%的全省平均增幅,居11个市的前两位。
浙江经济何以呈现平衡协调、全面发展好势头?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省委、省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2002年起实施的“山海协作”工程。省委书记赵洪祝在近日召开的全省山海协作工作会议上指出:没有欠发达地区的小康,就不可能有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没有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推进山海协作工程,就是要通过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全方位的合作,有的放矢地加大工作力度,让相对落后的山区,与沿海发达地区“山呼海应”,共同走向富裕。
老区磐安县交通闭塞,经济发展相对迟缓,生活在这里的王金明李秀梅夫妇早年生活困难。2000年,他们便到义乌市场上联系一些手工活来做,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生意一直没有大的起色。浙江启动山海协作以后,他们直接得到了来自义乌市政府和磐安县政府的支持。义乌市出台政策,规定像他们这样的农村经纪人可以直接登记为个体经纪人,实行零收费。省政府还在义乌小商品博览会辟出山海协作专区,王金明夫妇以极为优惠的费用得以参会。磐安还对他们免费举办来料加工经纪人业务、合同、商标等培训班。有了这些政策的扶持,他们的生意迅速好转,如今已拥有了自己的两个加工厂和13个加工点,联系800多名农村闲散劳力为他们加工订单,不仅盖起了楼房,而且拥有了自己的轿车。李秀梅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经她的手已经发出加工费280多万元。
结对帮扶是浙江开展山海协作的形式之一,李秀梅便是磐安和义乌山海协作结对帮扶涌现出的一名致富代表。磐安县政府常务副县长程天云告诉记者,在结对帮扶中,义乌和磐安都把这项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县市委书记县市长亲自抓,每年都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协作工程的实施,他们还在两市之间开展了广泛的来料加工信息发布、业务对接、技术指导、技术比武,使得来料加工业在磐安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今天在磐安已有3万人从事来料加工业,占磐安劳动力的35%以上,截至2007年11月,已获加工费1.0344亿元,农村人均增收900元。他们开辟的“义博会山海协作专区”,2007年磐安参展企业已达到32家,达成意向业务4098万元,签下订单2074万元。
结对帮扶直接带动了磐安经济社会的发展,像这样的对子浙江还安排了杭州等8个发达地市,与衢州、丽水等地25个欠发达县市区组成协作关系,已经建立了全方位的协作机制。浙江省省长吕祖善说,省政府围绕山海协作工程先后印发了《关于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帮助省内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意见》、《关于全面实施山海协作工程的若干意见》,并落实了财政贴息政策。各市也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建立了政策激励机制;省直有关单位在制定政策上也着重向山海协作工程倾斜。
地处浙南山区的丽水市职业高中是当地山海协作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现有学生近3000名。然而在得到山海协作的支持帮助之前,丽水职业高中虽挂着职业高中的牌子,却没有相应的师资和教学设备,步履维艰。2004年,依托山海协作宁波、嘉兴支持的1500万元扶持资金,在丽水市政府的帮助下,如今建成了数控、机电、旅游、烹饪、服装、纺织、汽车维修七个实训中心,先后培养并向宁波、嘉兴输送焊工、车工等各类技术工人1.5万人,成为全省第一家山海协作劳务培训基地。
丽水市副市长刘秀兰告诉记者,丽水以山海协作为载体,还建成了全省第一家山海协作工程示范区————莲都工业园区浙江省山海协作工程示范区,共引进协作项目35个,投入资金9.88亿元。在莲都区成功实践的基础上,丽水又争取到4家省级山海协作工程示范区,为丽水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已在浙江建立起第一个山海协作企业连环担保贷款机制,已有35家企业申请到无抵押贷款6300万元,60多家山海协作企业申请到深发行温州分行9亿元的贷款。
在浙西山区衢州,市协作办主任姚小毛告诉记者,近六年来,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创造的GDP占全市经济增量的60%左右,其中通过山海协作引进的项目占了近80% 。山海协作项目税收对地方财政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2006年全市山海协作项目应交税金4.0亿元,同比增长85.1%,已占到地方税收比重的10.4%。区域经济实力不断得到提升,在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2006年全国286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中,衢州列第105位,比2003年前移了12位。
浙江省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主任姚少平告诉记者,据统计,截至2007年9月,全省累计签订山海协作项目3830个,到位资金634.39亿元,欠发达地区有组织输出劳务31.82万人。其中,去年1—9月,全省新签山海协作项目600个,到位资金75亿元,新签项目到位资金26.34亿元,欠发达地区有组织输出劳务7.2万人。同时,在山海协作工程推进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方面,累计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92个,到位资金1238.35万元。其中,百村经济发展促进计划项目64个,到位资金390万元;省外浙商捐建项目28个,到位资金848.35万元。此外,发达地区和省直有关部门在医疗、卫生、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方面给予欠发达地区大量的帮扶和支持,累计帮扶资金达1.07亿元。
有关专家评论,山海协作工程明显优化了浙江全省的生产力布局,加快了浙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国际产业重组、生产要素转移的加快,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结构需要优化,产业需要升级,扩张需要空间,要素需要保障,环境需要保护,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从根本上转变。面对这些压力,浙江经济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上的动力不断增强,向外扩张的要求更为迫切。山海协作工程的实施,引导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开展符合功能区定位、符合发展要求的项目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有利于沿海和山区、海岛等地区按照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要求,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分工协作格局,探索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双方共赢、走向共同富裕的新模式。